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杭州中小企业担保网

担保创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担保创新
担保业:信用成就繁荣
发表日期:2009-02-19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解决融资难题的担保行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并以迅猛的速度不断扩展。
  有数据显示,2002年底,国内的担保机构有800余家,而发展到2004年这一数字已达4000家左右。另有来自各省市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担保机构达63家,注册资金达到142.62亿元;温州市担保机构达122家,其中73家是2006年注册成立的。
  担保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福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及合理的准入门槛,违规经营、资本金不实、为关联企业骗贷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大大增加了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为融资而生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状况差,导致银行不愿提供贷款。即使获得银行贷款,贷款类型也多为短期贷款,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所需的长期贷款则难以获得。以信用担保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担保公司就此应运而生。
  担保公司是融资中介,是连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担保公司不但要对中小企业负责,同时也要对银行负责。有业内人士表示,担保公司的作用就是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担保机构相对确定的信用能力,以化解银企矛盾,最终实现银行对企业的授信与资金支持。担保公司经营的是信用;针对被担保的企业,担保公司管理的是风险。
  担保公司分散风险的核心就是通过空间、时间来分散大量个体风险,在信用、还贷良好的地区收取保费,抵偿违约率高地区的损失;经济繁荣期积累保费抵偿经济衰退期的赔付。
  根据担保目标的不同,担保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性担保,用于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另一类是商业担保,以商业营利为目的。
  暗藏风险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例,浙江一家造纸企业倒闭,导致为其连环担保的数十家企业相继倒闭,整个担保链的金融债务总计高达30亿元。
  有专家指出,担保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行业规范,而缺乏专业人才、私拉存贷款业务、变相融资等违法行为,也是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此外,担保行业必须面临的问题还有:缺乏风险分散机制,未形成全国性风险分担体系;各地分散注册的担保企业没有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比如法律合同的格式、审查担保申请人信用的程序,担保费用的核算等;有的省市虽然建立了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但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担保机构之间、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均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交换与信息资源共享,导致经常对同一客户重复进行信用调查与分析,增加了担保业运营成本。
  完善担保信用体系
  业内专家认为,良好的信用体系是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的前提,建立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可以使担保企业对被担保人的信用状况和未来预期风险作出更好的判断,有利于担保公司控制自身风险。同时,增强借款人的信用观念,加强信用记录的约束作用,可以有效保证贷款的履行,为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担保公司的政策支持。对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公司,可以按照担保的数量和风险程度给予补贴。
  业内专家还指出,应尽快加强对担保市场的规范,如加强准入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担保行业的相关法规、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等。
  借鉴国外经验
  在国外,担保是用途广泛的金融工具,既可以为政府实施政策性业务服务,也可以为市场实施商业性业务服务。
  在美国,所有工程建设都要求承建机构进行工程担保,如果没有工程担保,承包机构在美国就得不到对方的信任,也就拿不到业务。
  日本则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强调政府直接融资支持功能。为此,日本政府出资设立了国家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分别在全国各地方行政区设立了52个信贷担保公司,目前全日本50%的中小企业利用该制度获取信贷担保。
  法国和瑞士的银行家和担保行业则认为,银行贷款和担保公司作担保一样重要。目前,法国银行联合体由30家独立的银行机构联合组成,其宗旨是支持发展小企业,担保比例为100%。瑞士联邦政府则规定小企业担保贷款额最高为50万瑞士法郎,担保机构与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比例各为40%。这些国家还要求小企业主在担保贷款时,拿出部分个人财产作抵押,同时,每年要向银行提供企业的运作和财务状况两次,以增加企业主的管理责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竹子